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1-05-31
    近日,我校中保项目新视野论坛系列活动第十期在马场道校区W205教室举行。我校英语学院夏瑾老师应邀为2020级经济学(中外合作)专业的同学们带来题为“个人化目标,个性化学习------雅思考试和英语能力综合提升”的精彩讲座。夏瑾对雅思考试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雅思是著名的国际性英语标准化水平测试之一,成绩被大多数的企业、大学认可,成为大学生出国留学、工作必须通过的考试之一。中保项目的学生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通过雅思考试十分必要。他就雅思考试的考察内容、题型设置、时间分配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针对在雅思考试中中国考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向同学们分享宝贵经验。与外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在听力、口语方面存在弱势。对于此类“听”与“说”的问题,夏瑾跟据自身经验向同学们分享大量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为同学们将来顺利完成雅思考试打下基础。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与老师交流英语学习与雅思备考心得。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雅思考试的具体要求、考试范围、考察目的、如何备考等,有了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此次讲座为中保项目学生未来雅思备考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和技巧,同学们受益良多。(文/通讯员 王婧媛
  • 2021-05-27
    5月20日至23日,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广电总局、网信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举办。本届世界智能大会以“智能新时代:赋能新发展、智构新格局”为主题,形成“会展赛+智能体验”“四位一体”国际化平台。受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委托,高级翻译学院选派学生志愿者担任大会外宾联络员工作。外宾联络员来自英语同传、英语笔译、英语口译等专业,主要负责协助会务组接待外宾、与外宾确认大会流程、活动引导、路线规划及部分翻译任务,起到大会与外宾间联络沟通的纽带作用,确保其在津期间的各项行程顺利进行。本次智能大会是高级翻译学院连续第五年承担外宾联络任务。联络员们将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学术素养外化于行,展现青年译者风采,担当社会责任,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出最美的“中国名片”。
  • 2021-05-27
    5月15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芬兰语专业师生应邀前往芬兰驻华大使官邸,参加“幸福学生:留学芬兰行前欢迎会”。活动中,即将赴往芬兰读研的学生徐可与留芬校友及使馆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提前了解留学芬兰的注意事项,了解关于学生签证申请和行前准备等实用信息,并与即将赴芬留学的中国学生建立了联系。此次活动由芬兰驻华大使馆和芬兰国家教育署共同主办。芬兰科学和文化部长安妮卡·萨里科(Annikka Saarikko)对即将前往芬兰深造的留学生们发表了视频祝辞。芬兰驻华大使肃海岚(Jarno Syrj?l?)做开场演讲。使馆参赞等工作人员向留学生们详细介绍了芬兰高等教育以及学生居留许可申请的相关事项。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我的芬兰留学故事”征文比赛(芬兰国家教育署举办)校友代表,他们与即将前往芬兰深造的留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留学故事,讲述了自己对芬兰教育的体会感受,使同学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活动期间,我校芬兰语专业教师与芬兰驻华使馆新闻和文化参赞林友瑞(Jyri Lintunen)、芬兰国家教育署项目官员杨琳交流了天外芬兰语专业建设情况。此次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我校芬兰语专业教师与芬兰驻华使馆、芬兰国家教育
  • 2021-05-27
    为加强京津冀地区高校俄语专业师生和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京津冀地区高校俄语专业的发展,整体提升俄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近日,2021年第四届京津冀高校俄语大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本次比赛由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研究会和河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等20所高校百余名师生代表参赛。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派出2017级李晨曦、陈田,2018级俞竹慧,2019级李清舒、王嘉娴、伦辛琦六位同学参加此次比赛。最终,李晨曦、陈田荣获高年级组二等奖,俞竹慧荣获高年级组三等奖;伦辛琦荣获低年级组二等奖,李清舒、王嘉娴荣获低年级组三等奖;带队教师俄语系王晨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经过几年的发展,京津冀高校俄语大赛日趋成熟,比赛规模日渐扩大。目前该项赛事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各高校俄语专业同学展示专业能力的良好平台,为京津冀地区各高校俄语专业提供了交流机会,架起了沟通合作的桥梁。我校选派的六位参赛选手经过学院内部严格筛选,外教和中教配合强化培
  • 2021-05-25
    4月30日,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肖谊教授应邀作题为《关于论文写作中的关联性与逻辑性》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通过腾讯会议进行,我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师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英语学院副院长高嘉勇教授主持。肖谊开篇点明了学术论文选题的重要性,并从学术价值、课题可持续性以及创新意识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学术论文选题的方法。他通过论文引言举例,详细阐释了正确的“引言”应有严谨的构思和组织,并与正文呼应,与正文要有相关性;就学术论文文献的撰写方面提出自身观点,即论文撰写以文献综述为基础,避免文献综述过于笼统及宽泛,缺乏与论文正文的相关性和逻辑性。他提醒研究生要避免错误选用理论,要化理论为无形,在设计研究论文时,吃透理论内涵,注重理论与研究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与逻辑性。讲座结束后,肖谊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详细解答。参加讲座的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对今后的论文写作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通讯员:潘滢)
  • 2021-05-24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以来,继续教育学院全体师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持续提升学习教育成效。5月20日,院长魏华以“学党史 扬正气 凝心聚力推进学院事业新发展”为主题,面向全体教师讲授专题党课。魏华以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为切入点,带领大家观看了电影《跨过鸭绿江》片段,一起饱含热泪地重温了为夺取革命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事迹。他结合学院成立海外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培训项目、干部交流轮岗等改革创新举措,号召大家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勇斗志,杜绝“学用两张皮”,一起为学校“十四五”发展贡献力量,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助力攻坚。
  • 2021-05-24
    为颂扬党的光辉历史,歌颂党领导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近日,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学生党支部和天津总队特勤支队万象路消防救援站党支部联合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外交看‘史’界,百年共筑梦"主题党日演讲活动。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晓欢,万象路消防救援站闫学辉指导出席活动。活动中,全体党员佩戴党徽,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演讲紧紧围绕“外交看’史’界,百年共筑梦”主题,外交学学生党支部通过诗歌朗诵,回顾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雨路,学习领袖事迹,感悟时代发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丰富师生理论知识,促进党员思想交流。支部成员深情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万象路消防救援站指战员以“我最喜欢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为主线,诠释了青年的理想与担当,展现出不怕辛苦、冲锋在前的优良品质。为丰富活动形式,主题党日活动还组织了“外交看‘史’界,百年共筑梦"原创作品征集,既有“我和党旗合个影”的摄影作品、“学党史 颂党恩”的书画作品,又有“绘党史 心向党”的海报设计,两个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充分表达了自己“党旗下,共成长”的幸福与喜悦,
  • 2021-05-21
    5月18日,北京语言大学张旺喜教授应邀作题为《汉语对空间静止位置关系的两类虚拟运动》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为国际教育学院首届学术月的第二场讲座,通过腾讯会议方式进行,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行玉华和牛顺心教授主持。学院所有研究生和部分老师,以及上海师大、北语等外校师生近100人参加讲座。张旺喜向同学们介绍了汉语对空间静止位置关系进行的两类虚拟运动,总结汉语虚拟空间静止位置关系句的句法框架,并依托此框架归纳出汉语虚拟的覆盖、连接、穿插、存现、倚靠、环绕等六类常见的空间静止位置关系,同时对汉语虚拟空间静止位置关系句中虚拟运动的生成原因和机制进行尝试性的解释,并探讨汉语虚拟空间静止位置关系句与存在句、事件句在句法框架和运动性表达上的关联关系。语言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用鲜活的例子让同学们身临其境,且观点新颖独特,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了新思路。本次讲座内容充实,角度新颖,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针对讲座内容积极向主讲嘉宾提问,得到了详细的解答,对同学们的学习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今后国际教育学院将一如既往的推进学科建设,加强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
  • 2021-05-21
    在实践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理论研讨遵义会议会址合影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使党员教师高扬信仰旗帜、传承红色基因,5月18日,我校国际商学院商务国贸教师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赴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重走长征路”教育基地开展“重温党的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重走长征路”教育基地以红色教育为主题,以长征精神为核心,利用村内古河堤、稻田、荷塘、渠塘等天然条件,打造还原了当年红军长征中的重要点位。支部党员身着红军服,在教育基地内通过突破敌人封锁线、船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激战腊子口等实践教学形式体验了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场景。实践教学结束后,支部在马场道校区开展理论研讨。学院党委书记杨颖、商务国贸教师党支部书记黄玉杰分别围绕“党史学习”和“长征精神”给党员们讲授了微党课。支部成员在交流分享此次党日活动的感悟与收获时,纷纷表示,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党史学习中汲取能量,并转化为促进工作的强大动力,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通讯员/任前 摄影/任
  • 2021-05-19
    5月12日,“青春有你 让爱回家”国际商学院2021年校友企业文化节在我校滨海校区顺利举办,学院党委书记杨颖、校国内合作与校友联络工作处郭晓明出席活动,来自不同年级的12位国商校友重回母校,共话天外时光。活动邀请到12家校友企业参与论坛,共设立五个会场。杨颖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及创就业相关工作。她指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共享资源,小到企业走进学校开设训练营,大到加强校友、企业与学校的合作,都是资源共享。全场围绕“‘忆往昔 创未来 谈发展'—时代更迭下人才需求变化思考”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2008届校友张永在发言中指出,求职者要注重实践实操;2012届校友贺尔晨以个人职业经历为例,揭示了现存的保险行业职业偏见现象;2010届校友王静希望学生们在走向社会之前要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勇于面对挫败经历;2014届校友韩昊霖表示,希望可以和母校开展合作,开设通识型技能课程,让学生浅尝项目的实际运营管理。郭晓明对学院校友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提出了“校友育人,回校共成长”的概念。现场校友们收到了学院精心准备的国商校友专属伴手礼。主论坛结束后,分论坛和校友企业宣讲会共5场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