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2-11
    牛年喜奏丰年乐,人世笑迎盛世春。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中国传统除夕夜。校党委书记殷奇与留校外籍教师代表、留学生代表、值班值守教职员工代表欢聚一堂,共庆新春佳节。 留学生表演 书记写福字 现场迎春对联高挂,大红福字张贴,处处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氛围。国际交流中心多功能厅暖意融融,校领导与留校外籍教师、留学生、坚守在工作岗位的教职员工一起写福字、贴春联、送祝福,在其乐融融的节日气氛中,共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分享浓浓的中国年味。 送福合影学校为在场的每位师生拍照,制作成精美相框,定格最美瞬间。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洋溢着新春的喜悦。 书记祝福 活动中,殷奇为广大师生员工及家人送上祝福,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颁奖 敬酒祝福合影随后,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相互戴上象征吉祥的红围巾,围坐在一起,共饮新春酒,共话新发展,展望学校美好未来。 办公室、国交处、保卫处、国际教育学院相关同志陪同慰问并参加相关活动。
  • 2021-02-10
    胡志刚副书记慰问给留津学子的一封信学工部、研工部、各学院慰问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加强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的学生教育管理、了解留津学生的生活情况,把对学生的关心关怀落实落细,近日,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带队走访慰问了留津过年的学生代表,送去了学校诚挚的祝福和新春礼包。胡志刚详细询问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家庭情况,鼓励同学们要勇于克服眼前的困难,及时与老师同学沟通;要珍惜一切时间,夯实专业知识,增强立足社会的本领和能力,积极实现自我价值。他要求学工部门及辅导员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积极关注、关心、关怀每一位留津学生,传递爱心、温暖人心,确保每一位学生在津度过一个平安、和谐、快乐的春节。党委学工部、研工部和各学院组织人员对留津学生逐一走访,送去学校的关怀与祝愿。“谢谢亲爱的老师!”“真的非常感动!”学生们纷纷表示虽然不能回家过年,老师们温暖的关怀让自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一定会携手共克时艰,努力回报社会。(通讯员 刘晨曦)
  • 2021-02-10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天津市社会科学工作办的通知精神,科研处积极开展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组织工作,并认真审核全部材料。经全国哲学社科工作办组织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并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我校汪淳波教授申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赵君博士申报的《当代中国社会分层》获批一般项目立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要类别之一,主要资助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我校入选项目涵盖哲学、史学、社会学等学科,兼具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今后,学校将继续聚焦学术前沿,深耕外译潜能,进一步发挥多语种优势,推出多语种外译成果,为增强学校学术国际影响力贡献力量。
  • 2021-02-10
    “您好!四个语种的导学手册已经制作好,请您查收!”“非常感谢,我们先学习,期待教学视频哦!下次出任务见啊!”手机里跳跃着的是天外志愿翻译突击队员与海关抗疫工作者的“战友”交流互动。2020年2月天外志愿翻译突击队紧急集结,奔赴海关一线开展志愿翻译服务至今,已经执行60批次任务、201人次出征、服务时长达5000余小时。从严防严控到复工复产,天外志愿翻译突击队与海关抗疫工作者共同守护国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日前,在团市委的牵线搭桥下,两支队伍再度牵手共启新篇,天外翻译突击队承接了为天津海关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应急语言培训导学的任务。12月,当得知海关工作人员对日、朝、法、西小语种学习的迫切要求,我校第一时间承接了小语种培训志愿服务项目。考虑到海关工作时间班次不固定,开展定员、定期教学培训较为困难,我校特地量身定制“四个一”小语种培训方案,即制作一本常用语导学手册、录制一套教学微视频、开设一个网络微课堂、拓展一期实境教学。我校高级翻译学院师生团队经过近一个月努力,从收集整理素材到初译审译、精心打磨;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和亚非语学院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严谨校审,《天津海关旅检防疫工作常用语导学手册》终于
  • 2021-02-10
    何锐鹰,男,现任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组组长、王家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2017年8月进驻蓟州区南部平原困难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被村民誉为“老百姓的贴心人”。带领帮扶组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了解民情、民意。“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建立台账,拿出了《2017-2020年困难村帮扶规划》《光伏产业可行性分析报告》《张庄子“非遗”剪纸工坊可行性报告》,为帮扶工作制定了时间表、任务图,做到工作有计划、指标有清单,销项完成帮扶任务。带领帮扶组充分利用当地剪纸传承和地域资源,与我校国际传媒学院合作,契合蓟州区全域旅游理念,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引入“非遗”剪纸传承人到村入住,成立天津鑫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功实现“农业+文化”非遗中国剪纸产业项目落地,在帮扶村建立“非遗”剪纸教学实习基地。带领帮扶组寻求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素养教育项目,准确把握基金会资金宽松机遇期,大胆提出全额资助的设想,以帮扶村孩子们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积极组织材料申报,获得了基金会的鼎力相助和捐助方42万元全额资金支持。建立两间“梦想中心”,课程覆盖1至9年级
  • 2021-02-09
    为贯彻天津市、学校对做好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2021年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2月8日上午,国际商学院召开2021年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动会。校党委书记殷奇、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教师、管理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杨颖主持。 会上,院党委书记杨颖首先介绍了国际商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总结上一年度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领学《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2021年度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并明确要求学院本年度要加强组织领导,用足用好政策,完成创新就业教育方式,扩充岗位就业资源等重点工作和任务目标。 随后,学院其他分管领导分别从教育教学、出国项目申请、校企合作、校友工作、就业宣传等方面介绍促就业举措。学院党委副书记杨翊就《2021年度国际商学院关于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全员参与,包干负责”工作的实施方案》进行全面部署。方案对全院就业创业工作进行包干分工,并详实说明了学院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就业专员、毕业班辅导员、班导师以及所有专业教师各自的就业工作任务。 此外,为促进学院广大教职工顺利完成就业任务目标,辅导员张燕老师结合毕业生
  • 2021-02-09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来临,为扎实做好留学生假期防疫工作,了解在津留学生的生活状况,确保留学生在津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校长陈法春、副校长李迎迎分别走访慰问了在津校外居住的留学生代表,送去新春大礼包和温暖的祝福。 2月4日,正值中国农历节日中的“小年”。陈法春看望了美国留学生张卓一和摩洛哥留学生巴里尔,在送去学校对留学生关怀与祝福的同时,还为留学生们详细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小年”传统风俗,鼓励同学们要好好利用在津生活的日子,用心体会春节的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国的理解。 2月8日,李迎迎专程走访了乌克兰留学生列娜和俄罗斯留学生娜斯佳,为两位在津求学的留学生戴上鲜红的围巾,送上诚挚的祝福。学生们对学校的重视与关怀深表感谢,为身为天外学子而感到荣幸与自豪。 春节前,国际教育学院将组织人员专门对在津居住的留学生再逐一进行走访,送去学校的关怀与祝愿,叮嘱他们注意自身防护,让每一位在我校求学的在津留学生都能感受到寒冬中这份来自天外的温暖,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来自老师们深情的新春问候。
  • 2021-02-09
    杨春妮,女,现任求索荣誉学院院长。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教育两委工作部署以及学校党委的工作安排。2020年春季学期,带头落实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深入师生调研,逐一沟通进行政策讲解和技术辅导,针对师生关切第一时间拟定学院线上教学工作规范,搭建学院线上教学管理机制,覆盖全部自有教师和外聘教师无死角,圆满完成学院76个教学班的线上教学和全体毕业生主修学位和辅修学位的答辩工作。组织和带动全院教工调动一切力量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疫情下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6%。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学院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和教学改革。组织全体专业教师开展“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课程思政系列讨论会;完成学院课程思政元素要点汇编第一册的撰写和审定工作;主持设计并实施《科学研究方法论》研究小组授课模式改革、《英语阅读》线上一流课程建设、《英语听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在学院落地;2020年新增留学生招生专业一个,完成学院全部六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带头申报并帮助和鼓励学院教师申报各级类教改和科研项目,全院15名专业教师2
  • 2021-02-08
    2月2日至6日,由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携手河北省共青团卢龙县委共同开展的“一带一路?语见精彩”外语兴趣班冬令营圆满结束。2月7日,结业仪式成功举办,我校党委书记殷奇、河北省秦皇岛团市委副书记段磊、秦皇岛市区联社副主任陈敬利、秦皇岛卢龙县团委书记王志民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韩菲主持,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和山海关区的21个中学及返乡大学生共计270余人参加活动。学员们用精彩的视频表演,汇报了6天的学习成果,展示了小语种的学习魅力,云端共享俄、法、德、西、意等欧洲语言对象国异域文化风情。优秀学员代表、卢龙县大横河中学刘任同学,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并且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努力学习,争取做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像志愿者老师们一样,用知识和青春为家乡、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陈敬利对全体天外志愿者师生表示感谢,希望继续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实现资源共享,长期开展合作。段磊表示,6天的线上活动,不仅帮助秦皇岛的青少年开阔了视野,更在中学生的心里埋下一颗求知和爱国的种子,有助于学生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用实际行动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和京
  • 2021-02-08
    2018年12月,滨海外事学院经济系教工党支部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两年来,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抓住全面从严治党的主线,密切联系师生群众,努力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经济系教工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工作机制的健全,逐步形成了以“双向联动”为纽带的民主集中制工作方法、以“争先创优”为导向的激励引领机制、以“主题党日+X精品化”为载体的全员辐射机制、以“人人参与”为主旨的责任分解机制等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支部工作流程化” “三会一课制度化” “五好支部建设常态化”的体制机制。坚持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专业学习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和为学生服务的能力。两年来,经济系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4篇、科研立项4项,撰写专著1部,获得各级各类获奖十余项。经济系教师指导的学生,也在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中屡次获奖,累计6个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16个团队荣获全国二等奖,48个团队荣获全国三等奖;累计荣获个人一等奖4名,个人二等奖9名,个人三等奖36名。 滨海外事学院党委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