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3-31
    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师生党员满怀信心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际商学院党委带领团委共同安排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宣传动员开展系列活动。3月16日、18日,学院党委书记杨颖分别组织召开党委会和党支部书记例会,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并制定、发布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她强调,党委班子成员和基层党支部书记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上下功夫,沉下心开展好专题学习,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素养,扎实开展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以“为师生办实事”展现学习教育的成果,确保师生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接受思想教育,取得扎实成效。3月23日,学院召开座谈会,就学院党委、团委同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行研究部署。杨颖在讲话中指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是全体师生的“必修课”,要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教师骨干、学生团员和普通师生群众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取得教育实效。2021年,国际商学院将以“人才培养质量年”为主题,以党
  • 2021-03-31
    3月26日下午,市民宗委副主任熊国华、市民宗委网信办主任兼政宣处处长刘宏剑、市教育两委统战处处长祝建一行走访调研我校。校党委书记殷奇会见来访人员,党委统战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二级党组织书记代表等参加调研。 殷奇代表学校对市民宗委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我校民族宗教工作情况、主要工作做法、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等。他表示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也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主阵地,必须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落实政治责任,学校采取了多项举措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落实及稳定和谐校园的构建。 调研座谈会上,统战部、学工部、校团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书记代表分别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介绍了工作开展情况及所遇困惑。调研组成员详细解读了民族宗教工作的相关政策,分析了当前学校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难点和主要任务,并对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熊国华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在宗教工作方面所取得成绩。他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在工作中导向明、用力准、效果实,各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作,工作扎实有效,对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 2021-03-30
    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弘扬抗疫精神,传承优良作风,3月29日下午,我校在马场道校区举办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致敬抗疫最美‘译’行者------天外志愿翻译突击队纪实摄影展”启动仪式。天津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包静,市外办协调处四级调研员、市外办疫情防控口岸组志愿者服务负责人边元元,团市委社会联络部副部长张晓萌,我校党委书记殷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于富来出席活动,党委宣传部、校团委负责同志,天外志愿翻译突击队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太主持。仪式上,殷奇、包静共同为摄影展揭幕。市外办向我校赠送了锦旗,团市委向天外志愿翻译突击队成员代表颁发证书。于富来为志愿翻译突击队教师代表赠送了照片。突击队学生代表王清杨以《守护》为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难忘的志愿服务经历,鼓励天外学子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国家和社会需要。陈法春在致辞中,对市摄影家协会、市外办、团市委给予我校志愿翻译突击队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疫情发生以来天外志愿翻译突击队的工作情况,从严把“外防输入”关到助力复工复产,天外志愿翻译
  • 2021-03-30
    3月29日上午,我校马场道校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拉开帷幕。河西区副区长李丽君,区卫健委、区卫生监督所、桃园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现场指导疫苗接种工作。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桃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负责接种工作。 早上8点,等待区、宣教区、预检咨询区(过敏筛查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医疗应急区等点位的医护人员、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队员、学生志愿者早已准备就绪,现场秩序井然。按照工作安排,我校驻村帮扶组的老师们率先填写《知情同意书》,进入接种区,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展开。 为配合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学校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迅速行动,短短3小时内抽调24名精干力量组成疫苗接种专班,并进行了专门培训,从今天早上7点开始,全部到岗为师生做好服务工作。 (摄影:记者 窦文彤 学生记者 刘畅 倪萌 雷馨怡)
  • 2021-03-30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苗接种的决策部署,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市教育两委要求,我校于3月28日在滨海校区启动师生疫苗接种工作,马场道校区也将于3月29日开始疫苗接种工作。校领导赴现场指导工作。为保证疫苗接种工作安全有序,学校第一时间召开了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会议,对疫苗接种工作进行了妥善部署。在各单位、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顺利完成场地布置、流程规划、物资配给、信息采集、志愿者培训、突发情况预案等前期准备工作,保证了疫苗接种过程有秩序、高效率。在医护人员和师生共同参与的全流程演练后,28日下午,我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式启动。第一批接种疫苗的学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接种点。填写表格、登记身份信息、接种疫苗、留观区等候,接种现场井然有序,各环节工作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在留观区域,学生们纷纷表示,在疫情仍然肆虐全球的当下,能够如此迅速地接种上国产疫苗,感到非常振奋,也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还有同学表示,接种疫苗是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与义务,打了疫苗就相当于穿上了一件安全防护服,能让自己和家人更加安全、放心。同学们也向所有付出辛勤劳动的医护人员与老师们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在各
  • 2021-03-3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和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安排,3月27日,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走的最强思想”实践教学创新课,组织师生走进天津市盘山烈士陵园,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迎接建党百年,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的祭扫英烈暨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在这堂特殊的思政课上,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俊颖和赵庆华,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课有机融合,在“行走”中向学生们讲述了以盘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发展情况,以及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两位老师饱含深情的宣讲,盘山烈士陵园内一幅幅反映历史的珍贵照片、一件件历经沧桑的珍贵实物不断感染着在场的每一名学生,仿佛带大家重新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历史、学好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次活动是“行走的最强思想”实践教学创新课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效融合的一次实践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海呐表示,今后学院将继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充分挖掘、利用天津市红
  • 2021-03-30
    【作者简介】王铭玉,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语言符号学、普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外语教学论等。发表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1008-7095,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文章刊发在2020年第28卷第4期。【成果摘要】新文科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带来了一场文科教育的革命。新文科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自身是一个系统化的理念、标准与执行体系。新文科的产生是对既有文科教育的完善,符合内外需求,与“四新”学科建设相关;新文科建设有其新的内涵、新的增长方式和新的方法动因,在这场文科教育的变革中应该高度关注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走向、学理基础、人才培养及质量保障,促进新文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附件:新文科_一场文科教育的革命_王铭玉
  • 2021-03-30
    北京时间3月26日20时,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承办的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汉语桥·魅力天津”闭幕式顺利举行。本次项目以乌克兰汉语学习者为受众,通过视频和直播课程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展示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天津的独特魅力。 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张占奇,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安娜,副院长史亚军、刘全,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钟晓雯,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于鑫、乌方院长尤莉娅·柳彼莫娃,项目负责人、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乌克兰语专业负责人王晨,以及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教师代表,我校和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学生代表等相聚线上,共同参加闭幕式。 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的学员们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们通过短视频形式,用标准而流利的中文讲述了参与本次“汉语桥”项目的所思所感。学员们纷纷表示,被灿烂的中华文化所吸引,被独具魅力的天津所吸引,期待未来有机会可以来中国真切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来天津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风貌。 张占奇致闭幕词。他表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首次组织“汉语桥”
  • 2021-03-28
    为科学有序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3月25日下午,我校在滨海校区主楼报告厅召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动员部署会,全体校领导出席,各级党组织书记、各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主持。 会上,副校长程国毅传达了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市委、市委教育工委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会议精神,详细解读了《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关于积极推进我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通知》和《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新冠疫苗接种实施方案》,具体围绕组织动员、摸底统计、有序组织、应急处置等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校党委书记殷奇对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要充分认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疫苗接种工作作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工作,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为师生构建有效免疫屏障;二是要抓好组织实施,各级党组织书记、部门负责人要靠前指挥,早谋划、早安排,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细化分解工作责任。三是要强化责任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承担起主体责任,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接种工作顺利开展。(通讯员:张佳)
  • 2021-03-28
    3月25日,由我校国别和区域研究院主办的战后日本史研究学术前沿暨《战后日本国家认同建构》新书座谈会,在市政协俱乐部二楼议事厅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助理刘锋副研究员主持,科研处处长刘宏伟教授、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姜龙范教授先后致辞。刘宏伟向各位与会专家介绍了近年来我校的总体发展情况,自国别和区域研究院成立以来,举办的一系列重要活动,及其在国内外学界产生的重要影响,有效地提升了我校国别和区域研究的总体水平。她指出,这次活动既是我校举办的第二届“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的回顾和总结,也拉开了即将举行的第三届“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的序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姜龙范对各位专家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由我校国别和区域研究院执行院长田庆立研究员撰写的《战后日本国家认同建构》。该部著作为“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国别和区域研究丛书”推出的首部作品,随后研究院还将陆续推出由姜龙范教授主编的《东亚社会:现状、问题与对策》等著作。本次学术会议主要分为两大议题,一是对战后日本史研究的学术前沿进行研讨和展望;二是举行《战后日本国家认同建构》新书座谈会。天津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