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安全温馨提示

来源:安工部、学工部、教工部 发布时间:2025-01-08 阅读量:206

 

寒假即将来临,为保障广大师生度过一个平安的假期,要牢记“安全第一”,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各类危险和事故的发生。为此,提醒大家做好以下防范:

一、离校前:

1.校内各部门要在放假前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和检查,特别是对防火、防盗等安全隐患,对查出的隐患要立即整改,确保安全。放假前学校将统一组织安全大检查。

2.校内各单位在假期中如需举办大型活动,要按学校相关规定提前申报,经批准后方可组织。

3.教职工不要在办公室存放现金和贵重物品,锁好门窗,关好水、电等;同学们离开寝室时,一定要检查并锁好门窗,关闭所有室内水、电等开关,切实做到“人走电断”,不要在寝室里存放贵重物品。

4.同学们离校前,要将自己的出行时间、目标地点、出行规划等信息告知辅导员、家长,让辅导员、家长了解自己的行程规划和抵达时间。

5.返乡师生要到航空、铁路等指定线下售票网点购票;通过互联网购票的,要在指定的官方网站购票,谨防仿冒“钓鱼”网站,不要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以防受骗。

6.假期有施工任务的单位(含装修)要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将施工人员身份信息备案,并进行文明、安全施工教育,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和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二、假期期间:

(一)交通安全:

1.假期出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礼让出行,不得嬉戏打闹;乘坐汽车时,应系好安全带,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下车时应注意观察后方车辆和行人,确认安全后再下车。

2.放假和返校途中注意交通安全,按车票指定的日期、车次乘车,不乘坐非法运营车辆。提高警惕,时刻注意自身财物安全,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保管好,防范偷窃。

(二)预防电诈:

1.始终牢记国家反诈中心提醒的“十个凡是”和“三不一多”原则,学会识别“刷单返利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购物诈骗”“冒充公检法”等4种高发诈骗手段。

2.96110是全国预警反诈专线,记得一定要接听,如果频繁给一个号码打电话很可能是机主号码或者家人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或者属于极易上当受骗的高危人群。

3.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使用“风险自查”功能进行自检,对个人手机信息进行有效保护,不打开、不点击、不下载非官方渠道的手机短信、链接、APP

(三)预防溺水:

1.在假期生活中要远离危险水域,牢记防溺水知识,不去无安全设施(如池塘、河流、水库以及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以及不要到冰面上行走,时刻提高警惕保证自身安全。

2.假期期间,如果要滑冰,应到正规的滑冰场所,并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和运动前的准备,不要在野外的水域滑冰,滑冰过程中要注意自我人身安全。

3.假期外出时如果见到有人落水或掉入冰窟中时,要冷静果断,不可贸然自行施救,应高声呼喊旁人相助或拨打报警电话110进行救护。

(四)心理健康:

1.在假期中关注自我心理动态,牢记“12356”心理援助热线,关注生活中的积极事件,每天做几件喜欢做的事情,保持身心愉悦。

2.利用假期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共读书籍、共烹美食、共担家务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与父母心灵沟通的恰当时机,拉近心理距离。

3.在假期中学会自我关爱和心理调适,可以采用倾诉、欣赏音乐、自我暗示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让心理放松,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心态。

(五)其他:

1.假期要注意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学校声誉。不要沉迷于网络、不参与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不参加非法宗教活动、非法聚会、游行示威以及不要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2.提倡文明,与人交往要礼貌、谦虚、友善,不盛气凌人,不妄自菲薄,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使用网络时,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官方网站和应用程序下载内容,不要随意下载和浏览可疑的网站和链接,以免受到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害,确保网络使用体验安全和顺畅。

4.发表网络言论时,应做到不攻击、不侮辱、不诽谤他人,不曝光他人的隐私,不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不要在网络上散播谣言,做到健康用网、理性用网。

5.假期实习一定要找有资质、信誉好的职介中心,并签订书面协议,谨防受骗,并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尤其是女生,尽量不要把工作时间安排在晚上。

6.师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起居、切忌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安全以免食物中毒。

你的平安,是对家人最好的爱!预祝大家度过一个平安、快乐、充实的假期。

保卫处在假期实行24小时值班,如有突发情况,可拨打以下值班电话:

校值班室电话:2328.7101

马场道校区报警电话:2328.0754

滨海校区报警电话:6335.2800

祝广大师生员工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