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喜迎建党100周年,按照市教育两委《关于开展“百年行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案例和品牌课程征集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近日,一场题为《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外语人以语言服务国家的故事》品牌思政课在我校逸夫楼AX101开讲,校党委书记殷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担纲主讲、同台授课。
课程分为“回眸历史 追根溯源”“筚路蓝缕 桃李争芳”“勇于担当,‘译’往无前”三个篇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外志愿翻译突击队领队孙倩,曾参与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文件及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阿拉伯语翻译工作、亚非语学院院长朵宸颉,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19年9月)》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等英文翻译工作、高级翻译学院教师、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在读博士生华云鹏参与课程讲授。
殷奇从优秀校友的故事谈起,回顾了学校建校以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一代代天外人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党和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中展现了担当与作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这一重要时刻,要把握好新时代学校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特色优势,在学科建设、智库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对外宣传等方面,主动服务国家、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风雨无阻,坚毅前行,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陈法春在讲授中强调,对外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向国际社会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外语人的时代责任。学校要把握全局大势,积极主动地肩负起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求,承担起助推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使命,用语言和翻译架起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思政课上,多位优秀校友、活跃在外事外交领域的翻译人才深情分享了各自的翻译故事和人生感悟。他们中,有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厄瓜多尔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作为厄瓜多尔政府官方翻译的2009届西班牙语专业校友于尤子;导演制作被全球165家电视台采用的中国首部英文全景新冠肺炎疫情纪录片《武汉战疫纪》,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2009届英语专业校友葛云飞;曾参与党的十九大重要文件日语翻译、1998届日语专业校友花超。作为优秀天外人的代表,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服务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发出了“天外之音”。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引导广大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从党史、校史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校训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学校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精心设计课程方案,将深奥的理论变成家常话,在小故事中展现大担当,实现了理论性与吸引力的有机统一,打造了一堂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党史思政金课。
(文/通讯员 俞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