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天津日报》第4版“教育专刊”刊登《2020年天津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事迹展示(高校组)》,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海呐教授入选。
原文转载如下:
2020年天津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事迹展示(高校组)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市教育两委在全市遴选产生了首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通过现场授课、回答学生问题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师风采,最终根据老师们的教学能力集中认定高校组、高中及中职组、义务教育阶段组共29名年度影响力人物。他们是我市思政课建设领域的领军人物,体现了天津市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水平,现将他们的事迹予以刊载,希望广大思政课教师向他们学习,切实讲好学生人生信仰课,提升思政育人能力。市教育两委将推广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的教学成果,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全市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肖光文 南开大学
肖光文,中共党员,副教授,政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17年、2020年先后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天津市领航学者称号;2019年荣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2020年参加第十五届天津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思政组一等奖第一名,同年参加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决赛取得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潜心从教10年,主要承担学校本硕思政公共课教学,成绩显著,连续多年评教优秀。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被天津市列为精品示范课。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以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结合南开百年爱国奋斗的校史讲思政课,打造思政精品课程。思政课教学事迹被《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天津新闻》以及《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30余篇。先后多次参加天津卫视《大家说理》节目,录制全国首个电视思政公开课“谈谈信仰那点事”,参与团中央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二期节目录制,教育引导学生“小我融入大我,矢志爱国奋斗”,做一名能够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金雪飞 天津财经大学
金雪飞,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天津市第十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天津市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各级教学奖项10项,获天津市普通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天津市大学生思政课公开课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5项。为教育部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和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程主持人。
潜心从教12年,其形成了美育与思政课嵌入融合的教学理念;探索了以强化过程评价为核心,以健全综合评价为目标的优秀生免考制度;牵头成立了以师生互研互学为基本形式的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会”;建立了同行互学互鉴、彼此激发的“思政课创新培优工作室”;推进了基于“提取、聚焦、整合、牵引”方式下的小专题教学改革;同时,为推进理论的大众化,其积极参与《大家说理》《学习时间》《开学第一课》《我的未来不是梦》等节目录制,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学校进行面对面宣讲,反响热烈。
持续阅读、立足学生、敬畏讲台、回应时代是他的基本坚守,激情、厚重、生动、独到是学生对他课程的基本评价。他是一位永不疲倦的奔跑者、筑梦者!
郑海吶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郑海呐,中共党员,教授,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思想政治理论课“郑海呐工作室”负责人,曾获得天津市优秀思政课教师、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郑海呐潜心从事思政课教学23年,多年来一直探索各种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获批多项各级各类教改立项。持续6年探索思政课运用新媒体微信辅助思政课教学,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思政课项目《基于新媒体微信平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获得天津市第八届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获批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立项,结项获得优秀。同时,不断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课,“行走的最强思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创新课获批天津市一流金课。此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合9所中小学成立了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开展了“同上一堂抗疫思政课活动”及“回望峥嵘岁月 讲述‘四史’故事”实践教学汇演活动,受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天津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广泛关注以及教育部官网、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转载,产生广泛影响力。
王淑辉 天津师范大学
王淑辉,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市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天津市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天津师大教学名师;天津市委讲师团成员、天津市“四史”主题宣讲团成员。“全国高校思政课‘精彩多媒体课件’”评比中市属高校唯一获奖者,获天津市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21年来她坚守思政讲台,锐意创新,致力教学改革。率先使用新技术、使用“三入八讲法”进行思政课教学,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潜心研究,提高科研水平。作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她注重科研能力的提高,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甘于奉献,助力学生成长。她常年指导学生参加教学比赛和创新创业项目,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天津市大学生思政课公开课大赛中获奖;获批省级大创项目。加强支部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她注重支部建设,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天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天津市党建“领航工程”。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基层一线。她先后参与宣传提纲、宣讲案例等理论读物编写工作;走入机关、学校、农村、社区进行理论宣讲50余次,把党的最新理论转化为鲜活的中国精神与时代强音。
晋利珍 天津理工大学
晋利珍,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师团专家成员,天津市“四史”主题宣讲团专家成员。天津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青马工程”理论导师。
曾获天津市高校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被评为“天津市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20年获天津市本科院校概论课现场教学展示比赛一等奖、天津市2020年度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2020年指导学生获得大学生思政课大赛全国三等奖、天津市二等奖,并获得天津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晋利珍老师潜心从教18年,创新运用“三位一体”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打造思政金课,被光明网、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2015年获得教育部思政专项。2018年获天津市名师示范课、天津市教学改革推广项目、首批高校“一校一品”思政选修课品牌项目。主讲的《新时代下的大国经济》被评为天津市一流课程,天津理工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她政治站位高,积极宣讲新思想,凝心聚魂;她爱岗敬业,关心学生,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她积极探索思政金课建设,并努力推广。两年来进行理论宣讲与教学展示30余次,是一位努力把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做到极致的老师。
王磊 天津大学
王磊,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教务处处长助理。
2006年工作以来,先后承担过本科生五门思政课的教学任务,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授课时数在500以上,教学效果获得领导专家和学生的认可。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思政课教师、天津市大学生思政课公开课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市首届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天津大学教工示范岗等荣誉。主持完成“感悟和把握《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力量虚拟仿真实验”,获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参与完成“马工程”特别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编写多部著作和教材。在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教育报》、党建网上发表多篇论文。
疫情防控期间,王磊主动参加学校的防疫工作,尽职尽责,同时录制战疫视频在人民网上线播出。他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积极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协助领导建立学院虚拟仿真实验室,为全国十余所高校开展虚拟仿真教学提供全天候义务服务。他主讲的虚拟仿真教学视频入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学视频资源库。新华社以“虚拟仿真+VR 互动 看天津大学思政课如何精彩创新”为题报道,浏览量超过150万次,《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教育部官网等媒体也相继报道。
朱新华 天津科技大学
朱新华,中共党员,教授。天津市普通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师。
春风化雨润心田。从教32年,始终将讲好思政课作为首要职责,以严管厚爱感染学生,以问题导向吸引学生,以创新理论启发学生,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她是学生眼里的“朱妈妈”,她的课“教学气氛活跃又不失严谨”,让学生想听、爱听、愿听。她拍摄的教学片荣获天津市普通高校两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二等奖。
改革创新重实效。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之路,把教学改革与科研、学科改革相结合,统一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坚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统筹推进,突出项目化改革。2018年牵头“新时代?寻访最美中国人”实践教学项目,获批市教育两委优秀项目。
担当作为甘奉献。2019年,率先牵头津南区中小学成立“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开启探索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2020年,联合津南区、河西区教育局和滨海新区教体局成立“天津市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教学研究联盟”,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机制和模式。参与一体化教研活动的思政课教师从最初的几十人、几百人到几千人、上万人,大中小学达到几百所。联盟教研活动得到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央广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报道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报道》、《天津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安宝 天津医科大学
安宝,中共党员,副教授,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天津市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航学者、天津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课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比武大赛一等奖及优秀教案奖、天津医科大学卓越教师等荣誉。
自南开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安宝老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潜心从教九年。近些年来,他根植于医学院校,聚焦于医学生,沿波讨源,夯实科研之基,积极探索教改之路。为变面面俱到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安宝老师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主要调查内容,多次对天津医科大学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整体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基于社会责任感调查的三个环节和五个维度的数据,他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探索出“五位一体”的立体化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其既有润物无声的效果,也有惊涛拍岸的声势,能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育人效果,为此,安宝老师坚持贴近新时代、医学院校、医学生特点的“三贴近”原则,摸索出了适合医学院校的“以境化人”的“双境”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根植于医学院校,潜心于思政教学;勇于探索思政课教学模式,沉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心系大学生,成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这就是安宝,一个80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追求与风采。
王慧娟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王慧娟,中共党员,副教授,法学博士,政治理论课部副主任。天津市高校第二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比武大赛三等奖、优秀教案奖;天津市高校第二届“形势与政策”教学比武大赛三等奖;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三等奖;天津市高校大学生法治辩论赛“最佳领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职工”、“优秀心理工作者”、“优秀班主任”。
王慧娟同志潜心从教1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王慧娟同志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内容,坚持从把握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身心特点出发,设计了以“情景化教学”为主要侧重点的思政课教学方案,形成了效果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该同志主持的“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获批天津市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故事里看中国”四史学习课程获批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此外,该同志还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王慧娟同志将继续精心呵护青年学生“拔节孕穗期”,为做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不断奋斗,砥砺前行。
张瑞荣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张瑞荣,中共党员,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研究工作。
他热爱教育事业,潜心教书育人,坚守教育报国初心。从教16年,把三尺小讲台作为人生大舞台,一直奋战在思政课教学一线。在工作中,他为学生释疑解惑、跟学生交流研讨;在生活中,他帮学生排忧解难、跟学生亦师亦友,既教书又育人,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学生评价他是一位课上严厉但不失活泼、课下和蔼但不失原则的教师,评价他的课堂是有趣、有料、有温度。他曾获天津市普通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荣誉,获学校“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他讲授课程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示范课等成绩,获得学校首届教师教案大赛一等奖。
他注重学术研究,研教紧密结合,勇担思政育人使命。他认为教学和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坚持教中研、研中教,研教相互促进。作为副院长,他组织开展市级一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校级精品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设,指导师生多次获得天津市各类大赛奖项。他主持天津市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课题、天津市社科联基层学者大调研课题、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多项省部级、局级课题,发表论文十余篇。
作为一名教师,他很欣赏教育家于漪的一句话,“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坚守立德树人,用行动践行着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崇实、求精、致良知”的校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