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2020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推介

来源: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1-03-17 阅读量:1


项目名称:应急外语服务人才本科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项目类别: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B201006801

项目主持人:

张馨元,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国研究。

项目介绍:

一、研究思路

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应贯彻跨学科性、跨文化性的基本思路。

首先是跨学科性。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应当是具有一定语言学、应急学、交际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新闻学、舆情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将是本项目中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的核心关注点。

其次是跨文化性。应急外语服务人才要有能力跨越中西方文化差异,提供迅捷有效的外语服务,这将是本项目中教学实践的核心关注点。

二、研究内容

应急外语服务的本科培养模式主要落地在语言沟通、语言抚慰和语情监测三个领域,基于此形成的培养目标包括:

(1)语言沟通目标:使用外语进行语言信息传输、理解、反馈无障碍;

(2)语言抚慰目标:使用外语语言、文字及相关手段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人群、应急行动实施人群乃至社会大众进行情绪抚慰和心理疏导;

(3)语情监测目标:摸清国际舆情,侦测和协助消除国际舆论场中不良语言现象,如污名化、言语暴力等。

为达到以上培养目标,本项目将依托本校学科优势,从三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以“外语+专业知识”的形式打造特色课程群,将应急外语服务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融入相关课程。

第二,规划应急外语服务课程教材,可遴选已出版的优质教

材或配合培养模式要求组织编写新教材。

第三,发挥人才聚合效应,构建具有多学科交叉、多专业知

识背景和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

三、研究重点

第一,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本着“外语+专业知识”的原则将含有应急外语服务所需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课程,如何处理相关科目与外语科目间的比例以及如何把握教学深度、广度、难度,最终使两者成为有机整体,都是本项目需攻克的重点与难点。

第二,课程设置是否合理需在实验期后进行验收评测。目前尚未有已成形的衡量机制与工具,这也是本项目面临的重点与难点。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将应急外语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具体化为本科层面的教学实践,为应急外语本科课程体系建设填补空白;

第二,为应急外语人才库建设探索更为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有助于加速提高应急外语服务人才数量和质量;

第三,应急外语服务要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对相关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很高要求,因此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培养将对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提供必要和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