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责于心 担责于身 履责于行”——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届中考核优秀同志履职风采(六)

来源:党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1-02-07 阅读量:4


李媛霞,女,现任英语学院副院长。

在所负责的教学管理岗位,扎实工作,认真履职,切实保障学院教学工作有序进行。2020年疫情期间,为落实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要求,积极应变,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在线平台培训,建立英语学院各平台课程建设群,出台《英语学院本科在线教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有效协调系主任、教秘、辅导员等为线上教学提供支持,确保学院每周344门次本科课程的顺利进行。同时,积极配合学校各级督导线上线下巡检,组织院系两级联动实施线上督导,并不定时给学生发放问卷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统筹多方力量齐抓共管把好线上教学质量关。

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勇于担当,持续推动学院专业和课程建设。组织学院三个专业申报一流本科专业,英语、翻译两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商务英语专业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之后,多次和专业负责人专题研讨一流专业建设问题,对标《国标》和《指南》要求,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凝练培养特色,进一步推动专业发展;同时,努力推动学院课程建设,《语言学概论》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英国文学阅读与赏析》获批天津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美国社会与文化》等7门课程获批学校一流本科建设课程。

积极落实“三全育人”教育方针,率先在学院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工作,出台《英语学院教师和思政教师集体备课制度》,组织教师申报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思政专项8项,完成87门课程思政元素的凝炼和编写,并在学院建立相关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从事课程思政改革教学研究的热情,申报相关课题,形成研究成果,进一步营造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氛围,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

求真务实,做事严谨,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2020年,在校院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圆满完成新疆和田地区8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期间,为学员们精心安排14个专题讲座、27场技能实练、12场交流研讨、3次交流互学、2次文化考察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全方位助力新疆中小学英语教育能力提升。

杨丽娜,女,现任科研处(社会科学处、协同创新办公室、科研成果转化办公室)副处长。

认真履职,务求实效。两年来,分别任职教务处与科研处,工作中始终坚持服务导向,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做事身体力行,注重工作实效。

教务处工作期间,协助处长完成开展学校第六届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组织完成系列教学管理文件的修订工作;协助处长完成教务处“三定”工作定岗定编等相关工作。

科研处工作期间,协助处长重点完成科研机构综合改革。组建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国别和区域研究院,与原“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一起,打造具有天外特色的核心智库群品牌。学术与出版工作。参与完成学校两届“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活动方案策划、实施与总结工作;资助“求索“高端学术论坛38场,资助教学科研单位举办青年学者论坛16场;完成2019年度学术丛书的出版资助工作。抗疫科研服务。疫情期间,我校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网》、《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声,科研处累计上报天津市教委31项疫情防控研究成果,为应急决策与服务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科研平台建设。参与筹备成立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完成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申报天津市高校培育智库,并成功获批,研究院同时入选中国CTTI智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实验室”获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实验室,成为我校首个天津市级社科实验室。科研管理工作。完成《科研业绩奖励办法》和《论文等级目录》的修订工作;参与完成面向教学科研单位的科研走访工作;组织申请并开通科研处微信公众号,现已正式投入使用;组织启动校第十二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工作;参与起草学校“十四五”科研发展规划初稿。

持续精进,教书育人。两年来,先后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8门次课程教学任务,指导论文10余篇。积极探索主讲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持续开展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基于泛雅平台自建2门校本慕课,完成1门精品慕课制作,并已在学银在线与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发布。顺利完成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结项工作;获批1项天津市本科教学质量教改项目;获批1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培育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1篇CSSCI与北大核心论文。入选2019年度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