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鹏霄,男,现任日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落实一岗双责。面对严峻的新冠疫情,成立日语学院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先锋岗,深入机场、车站、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带领所在支部完成全国优秀样板支部建设工作。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恪守职责教书育人。同时承担本、硕、博授课,周均12课时,指导论文10余篇。两年间获批国家社科1项,教育部社科1项,天津社科1项,出版论著5篇(部)。获第九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
以一流建设为契机,提升学院综合实力。专业优势日益凸显。组织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主持获批天津市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推动《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阅读与思辨》慕课成功上线。组织完成2020版日语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思政大纲撰写。
师资队伍不断提升。5人次入选教育部或天津市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学科评议组委员,5人次获聘博士、硕士生导师、7人次入选天津市各类人才培养计划,1人获全国教师总决赛冠军。组织获批国家社科2项、教育部社科4项、天津社科5项、天津市教委项目5项。
圆满完成线上教学。遵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创新线上教学模式,组织全院52名任课教师和1200多名学生参与了线上教学,线上教学覆盖率100%。
人才培养广结硕果。专业学子14人次获得国家级专业赛事奖项,学院克服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本科就业率、研究生签约率位居全校首位,毕业生社会认可度、好评度优势明显。
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创新交流形式,成功举办“中日韩越四国线上学生交流会”;与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深化务实合作。与早稻田大学、上智大学签署交流合作协议;与新泻大学提升为校级交流关系。
学术交流内外并举。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做客求索高端学术论坛、日语学院高端学术论坛,开展讲座18场。召开学院学术沙龙及青年学者论坛6次。
朵宸颉,女,现任亚非语学院院长。
知行合一,开拓创新。面对语种专业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立足学院管理岗位职责,主动思考与谋划学院专业建设长期发展思路,在新文科建设以及外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上强化责任担当。
在不断深化学院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增设蒙古语等新建语种专业的申报、师资招聘、新业评估等相关工作;还积极组织学院相关专业申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落实获批各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相关工作,不断加强学院13个语种专业的课程思政、慕课课程以及教材建设。同时,组织选派相关语种专业的优秀学子参与国内各类专业竞赛,佳绩频传。
爱岗敬业,多措并举。忠于职守,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进课堂”听课、与一线教师和学生代表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了解广大师生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制定对策方案并加以落实,尽心尽力为广大师生排忧解难。
以教风建设、教材建设、课程思政建设为三大抓手,积极整理修订《非语学院管理规定汇编》,完善学院教学管理制度,专题讲解《亚非语学院平时成绩考核方法与评定标准》等相关文件,举办多场次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会议,开展线上教学平台使用等主题的学习培训,积极推动天津市和学校青年教职工基本功竞赛、“外指委杯”全国阿语“金课”大赛等赛事参赛教师的选拔指导工作,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甘于奉献,忘我工作。开展工作能够顾全大局,奋力拼博,面对“急难险重”,始终冲锋在前,任劳任怨。如克服人手紧缺等困难,加班加点,积极参与筹备举办全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大会、新时代中蒙交流与合作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会议。
疫情防控期间,以“高标准、高效率”认真落实13个语种的入境人员健康提示视频的翻译录制以及天津市应急语言人才库人员招募等工作。带头做好包括微专业、辅修在内的本科线上教学运行日报与周报,组织制定《亚非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有关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多份文件,圆满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