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4-14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天津市委决策部署和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安排,4月7日至12日,全体校领导分别深入两校区思政课堂,围绕“学习百年党史、赓续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聚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求索荣誉学院、英语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500余名学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开学第一课。校领导从“大学生为什学党史”“大学生从党史中学习什么”和“大学生如何学习党史”三个方面,为同学们系统梳理了党史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并结合不同专业学生思想特点,激励大家与祖国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心同向,在中国共产党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百年历史辉煌和伟大历程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校党委书记殷奇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他勉励同学们要学习好、传承好党的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努力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立大志、扬青春,以党史学习的实际行动诠释“两个维护”。校党
  • 2021-04-14
    贾凤山一行参观学校红十字会工作主题展“青春善言行”(YABC)同伴教育活动展示调研座谈会现场为深入了解天津市红十字会整体工作情况,进一步做好《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修订草案)》审议修改工作,4月13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贾凤山带领市人大法制委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红会工作并召开调研座谈会。市红十字会领导班子成员,校党委书记殷奇,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出席,市人大法制委员会部分委员、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同志参加。在大学生活动中心,贾凤山一行观看了我校红十字会工作主题展览,通过视频形式了解了学校造血干细胞主题教室和“青春善言行”工作室的建设情况,近距离观摩了“青春善言行”(YABC)同伴教育活动,对我校红十字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逸夫楼莎翁厅,贾凤山一行听取了市、区红十字会和学校关于《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修订草案)》的意见。殷奇对市人大法制委领导一行表示欢迎,并表示作为基层单位对此项工作积极拥护和支持,未来在天津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我校红十字会工作将更加突出“国际化”特色,推动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胡志刚介绍了学校红
  • 2021-04-14
    4月12日下午,我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征求意见会(职能处室专场)在逸夫教学楼莎翁厅召开。学校部分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 校党委书记殷奇指出,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要把广泛征求意见作为进一步明确目标、统一思想的过程。他强调,一是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持续做强现有语种和专业,在总量控制基础上,按照国家需要动态调整语种和专业设置。进一步扩大硕士生导师、博士在校生、学历留学生规模。二是要“着眼高质量”,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加快科研绩效改革,提升科研成果含金量和影响力。三是要“严把政治关”,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聘第一标准,首关不过,余关莫论。四是要坚持灵活用工,慎用编制、用好编制,选对人、用好人,进一步打造有担当、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 胡志刚充分肯定了与会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他指出,规划办要逐一完善细节,对数据统计再核对,对文字表述再规范;各专项规划牵头部门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和充实内容;全校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中,共同绘制
  • 2021-04-14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就业工作推进会精神,将就业工作落实落细,亚非语学院召开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会。副校长程国毅出席会议,学院领导班子、各专业负责人、毕业生论文指导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海梅主持。程国毅在讲话中指出,专业教师在就业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强调,一是要转变学生就业观念,让学生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个人发展的多元化;二是要针对性地推荐岗位,力争实现人岗相配,精准推送;三是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目标和能力,在新兴行业中实现自我价值;四是要走出去,争取与企业无缝对接,吸纳学院毕业生;五是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张海梅表示,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明确当前形势下就业工作的特殊性和紧迫性,不仅要分析整体经济形势对就业的影响,还要考虑主观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学院要落实分片包干,建立双导师制,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出力”的就业工作局面,促进本届毕业生时间早、更充分、高质量就业。学院副书记荣滨从目前学院的就业率、签约率和近期开展的工作等方面介绍了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以“知己知彼”为切入点,分析了学生的
  • 2021-04-14
    为持续推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宣讲制度要求,新学期初,我校各二级党组织以深入宣传解读“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为主要内容,结合学习我市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代表发出的《崇德敬业,铸魂育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倡议书》,组织讲好新学期“师德必修课”。各二级党组织扎实开展师德宣讲,通过主题宣讲、警示教育、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深入宣讲“十项准则”和“处理办法”的主要内容,要求广大教职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严格落实“十项准则”要求,将良好师德师风作为必备修养和道德底线。通过对倡议书的学习宣传,号召广大教职员工对标张桂梅等优秀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言传身教,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努力做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坚持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将师德标准作为教师考核评聘的第一标准,坚决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近年来,出台多项师德师风建设文件,明确将各二级党组织每学
  • 2021-04-1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高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注重过程"的实施原则,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科教育】专栏近期将重点推介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市级及以上获奖项目。 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我校共有31个项目获批市级及以上立项,其中国家级立项11项,市级立项20项。本年度,教务处将进一步完善该项目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构建项目的储备和培育体系,助力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取得新突破。 项目名称:“诗词江湖”诗词学习APP开发与营销 项目类别: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训练 项目级别:国家级 项目编号:202010068011 项目指导教师:何斌、顾雅洁 项目主持人:李昕阳 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国际关系学院 外交学专业学生 项目介绍: 一、项目选题及意义 团队对当前国内教育市场(以天津市场为主)进行了初期的调研和考察,结合目前中小学教育侧重“大语文”教学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特征,选取古诗词学习作为项目切入点,力求打造一款专门针对13-18岁青少年中学生学
  • 2021-04-13
    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2021年全体党员、干部教育学习的重要课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理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高标准、高质量扎实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各项要求。加强组织引领 制定方案开展动员3月19日下午,继续教育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院长魏华就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进行了部署。他指出,全院师生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疫情防控、学校事业发展等工作统筹推进,以党史学习教育的扎实成效迎接建党100周年。线上线下齐发力 知史爱党践初心4月6日下午,学院党总支书记田芃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党史”学习专题党课第一讲,围绕“为什么要学党史”“从党史中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党史”等内容,对开展党史学习的重大意义、学习重点等方面进行阐述,鼓励大家要用好学好《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学习教育材料,为深化学习教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随后,全体师生党员共同观看了纪录片《口述中国》中的《悲喜光影》,跟随
  • 2021-04-13
    【作者简介】杨红运,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成果简介】《抗战前江苏省保甲推行中的农民心态与政府应对》发表于期刊《安徽史学》,ISSN:1005-605X,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文章刊发在2020年第2期。【成果摘要】抗战前江苏省保甲推行中,农民对保甲制度的心态主要表现为疑惧、变通、敷衍和紧张。为此,江苏省政府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有:一是通过政府机关、教育团体和士绅等向农民宣传办理保甲是为了“团结好人,清除坏人”;二是推动县长下乡督导保甲的编查;三是通过多种场合关注和优待年长乡镇保甲长;四是宣传报道保甲奖惩的事例。这些应对措施增强了农民对保甲制度的认知,促进了农民民族国家意识的成长,提高了国家的社会动员能力和资源汲取能力。然而,上述措施无力解决农民的生存和尊严问题,反而助长了绅权政治的固化,加剧了农民对政府的疏离感。通过抗战前江苏省保甲推行中的农民心态与政府应对的研究,有助于呈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国家与乡村关系的多面性。
  • 2021-04-13
    副校长李迎迎致辞活动照片活动照片留学生制作青团合影微风轻抚杨柳,花香浸润万物。4月8日,我校与宁河区廉庄镇柴火妞农场举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研学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暨2021年春季留学生文化探访活动。宁河区人大主任崔红梅、宁河区政协副主席张云成、我校副校长李迎迎出席活动,我校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中外教师及20余名留学生参加活动。李迎迎在致辞中指出,学校国际教育学院负责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承载着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和任务,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培养精通汉语,知华、爱华的国际友好人士。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耕文化从远古社会传承至今,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源泉,传承着华夏大地的文明基因。对外国留学生进行传统农耕文化教育,开展各种研学体验活动,有助于让留学生深度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人文内涵,也是我校落实教育部来华留学生“感知中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现场,留学生们观摩了机械化水稻育秧,体验了传统手工育秧、采集艾草、制作青团等,感受了天津独特的农耕文化及我国特有的节令风俗,从而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据悉,“柴火妞”农场作
  • 2021-04-12
    会议现场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栾建章讲话校党委书记殷奇致辞我校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王铭玉教授做专题讲座合影留念4月9日下午,天津市外事翻译人才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我校马场道校区逸夫楼大江厅举行。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栾建章,副主任郭强,二级巡视员曹汉军,我校党委书记殷奇、副校长李迎迎出席开班仪式,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礼宾处、国际交流中心,我校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同志参加仪式。仪式由我校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李晶主持。栾建章对研修班开班表示祝贺。他表示,研修班的开设是天外积极发挥外语专业优势,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彰显责任担当的充分体现。他指出,研修班专家云集,课程内容丰富,对于提升学员的语言文化素养和国际化视野非常重要。他希望各位学员珍惜学习机会,不断增强信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和讲好天津故事的能力,为推动天津国际化发展做出贡献。殷奇在致辞中表示,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优势学科、主要外语语种齐全,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学校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要,不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