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4-23
    与会领导、老师与全体学员合影与会领导向首期院青马班学员代表赠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龙菲为市青马学员代表颁发朋辈导师聘书学院党委书记安娜为首期青马班授旗学院党委副书记韩菲介绍青马工程培养方案市青马学员代表曹惠阳发言市青马学员代表诗朗诵校团委书记梁燕致辞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学院党员发展机制,构建全链路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体系,鼓励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4月20日,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首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在逸夫楼大江厅举行。校团委书记梁燕、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龙菲,学院党委书记安娜、副书记韩菲出席活动,学院全体辅导员、市校两级“青马工程”学员代表、“青马工程”培训班全体学员共计6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学院团委书记胡娜主持。 梁燕在致辞中对学院“青马工程”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她详细介绍了市校两级“青马工程”的开展情况,对学院输送的市校两级“青马工程”学员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她希望学院首期 “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要在思想上“充电”、在精神上“补钙”、在工作上“加油”,扎实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2021-04-23
    按照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要求,4月21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了专题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殷奇主持。 殷奇从胸怀“两个大局”,以“政治三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增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战略定力;增强“抓基本、打基础”能力;增强“系统集成”能力;增强“担当”能力;增强“成事”能力等六个方面传达了市委书记李鸿忠所做专题报告的精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从把握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去”与“存”、政府与市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与发挥天津优势、突出科技创新与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打造“津城”“滨城”双城格局与实现消费升级、海空两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加速资源要素集聚、发展和安全等八方面工作关系,传达了市委副书记、市长廖国勋所作专题报告的精神。 殷奇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于学校制定实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校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时刻与中央、市委的要求对标对表,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树立改革思维,要开门搞规划,广泛征求意见
  • 2021-04-20
    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第五届大学外语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学术论坛暨智能时代外语教育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4月18日在清华大学以线上线下形式召开,云端参会人员达到1万6千余人。我校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王铭玉教授应邀出席,并以“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课程”为题作主旨发言,受到与会专家及其线上受众的好评。 王铭玉以我校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世界跨文化交流》课程为案例,从政策文件、建设规划、课程成效与应用共享四个方面与与会者共同探讨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实践。通过对政策文件的梳理,从教育政策层面解读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分享我校2016年以来慕课课程建设的规划和成效,探索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课程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介绍应用共享平台,展示了我校服务于“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新生态”建设。 第五届大学外语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学术论坛由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联合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承办,聚焦“智能时代外语教育创新发展”,邀请国内教育界、信息技术界、外语界等专家学者云端相聚,共享学术盛宴,共话外语
  • 2021-04-2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力开展“四史”教育,根据《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关于开展2021年“培根铸魂学四史 百年筑梦立初心”教授团主题宣讲工作的通知》要求,4月14日下午,我校邀请南开大学纪亚光教授走进思政课堂,为师生带来题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文明指向及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精彩讲座。宣讲活动由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纪亚光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从“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文明指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价值”“观照人类命运的世界意义”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继承了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先进文化形态,历史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指引人类文明方向的精神实质,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他强调,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他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对以文明对话开启新型国际关系的系统思考,是对中外优秀思想文化和智慧的融会贯通,对不同社会制
  • 2021-04-20
    【作者简介】王秀燕,国际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就业质量、居民消费。【成果简介】《何种组织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工会还是自组织?》发表于《财经论丛》,ISSN:1004-4892,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文章刊发在2020年第2期。【成果摘要】本文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社会融合专题调查,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论证工会和自组织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工会和自组织均能显著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且工会作用更为明显;从分指标来看,工会大幅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和社会保险享有率,自组织对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和降低农民工劳动强度具有积极作用,两类组织均加入的农民工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就业稳定性和社会保险享有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应深化对劳工集体组织的认知,以对转型期农民工组织建设和就业质量提升贡献政策及启示。
  • 2021-04-20
    团市委副书记席一政作开班动员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作为高校代表讲话我校志愿者代表付金元发言外请专家为志愿者做专题培训为进一步提高青年志愿者的责任意识、服务水平及应变能力,4月18日, 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青年志愿者上岗通用培训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农学院及我校的420名志愿者、带队教师,分别在线上线下六大会场接受系统培训。团市委副书记席一政、我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培训会由团市委社会联络部副部长张晓萌主持。天津新闻对此进行了报道。开班仪式上,席一政代表团市委作动员。他对各高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全体志愿者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职责使命、主动扛起志愿服务重任,珍惜培训机会、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本领,树立主人翁意识、全面展现天津及中国的优秀形象,努力成为本届智能大会的金色名片。胡志刚作为高校代表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我校志愿者在历届大会中的出色表现,并对全体志愿者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二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三是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努力向更专更精方向发
  • 2021-04-19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天津共青团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扎实开展,营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4月12日,团市委在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举办“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会暨天津市青年党史宣讲团成立仪式。 团市委书记李龙为宣讲团成员代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于凯授旗 团市委邀请了一批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党史专家、思政课教师、青年典型、优秀团干部、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组织成立市级青年党史宣讲团,常态化分赴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等地广泛深入开展党史宣讲活动。团市委书记李龙同志为天津青年党史宣讲团授旗,宣讲团成员代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于凯上台接受旗帜。 接受《天津新闻》采访 接受《天津日报》采访 作为天津青年讲师团成员,于凯活跃在“四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的理论宣讲一线,宣讲对象主要是各级团干部、团员青年以及青少年。活动现场,于凯接受《天津新闻》《天津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传统,成为时代新人,我愿尽绵薄之力”,将运
  • 2021-04-19
    日前,天津市教委发布了《市教委关于公布2021年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优秀教材评审结果的通知》(津教政办〔2021〕32号)。我校4门本科生课程、3门研究生课程共7门课程成功获批2021年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种本科生教材、3种研究生教材共4种教材成功获批2021年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1号)精神,入选2021年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相应授课教师、团队直接认定为2021年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名单 序号
  • 2021-04-19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4月16日上午,我校邀请新疆驻天津市工作组党委书记顾华详教授以“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推进反恐和去极端化斗争”为题做专题讲座。相关部门代表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前,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会见了顾华详一行。讲座紧扣国家安全主题,重点围绕国际国内去极端化斗争这一问题,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详实案例与在场教师们深入交流了认识和体会;讲座内容深入浅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意义。顾华详强调,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高于一切的国家最高利益,要坚持多维度分析、多视角审视、多方面实践,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校将继续加强师生的思想引领,强化法治观念和底线思维,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各民族团结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师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不移地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通讯员:刘晨曦
  • 2021-04-19
    2021年春季学期,我校承接了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线上授课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会同国际教育学院承担该项目的招生、教学等工作。3月15日,该项目正式开课,来自埃及、巴基斯坦、俄罗斯、韩国、加蓬、葡萄牙、日本、乌克兰、印度尼西亚等15个国家的132名学生就此开启为期半年的线上汉语学习。 “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线上授课项目”是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在“互联网+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发展趋势及全球疫情背景下,为全球中文学习者继续学习提供的奖学金项目。我校是全国首批承担该项目的高校之一。 为保证教学质量,根据国际学生的汉语水平、地区时差及特殊地区软硬件条件,国际教育学院精心策划,开设了平日汉语进修班和周末乌克兰汉语进修班。平日汉语进修班设置初级班、初级加蓬日本班、中级1-2班、高级1-2班,共三个级别8个教学班,运用中文在线直播授课。根据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的特殊上课需求,学院特意为其安排在周末进行线上授课。 截至目前,全部奖学金生的线上直播授课工作正在平稳有序开展。该项目的顺利启动为我校的国际学生提供了一个在疫情期间学习汉语、交流文化的平台。国际教育学院通过“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