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5-18
    5月14日上午,天津市社科联智库工作部部长江立云一行五人到我校调研座谈。副校长余江在睦南道校区一楼会议室会见来访客人。余江重点介绍了我校4家已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的运行情况和学术框架,希望今后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他表示,我校智库将从学术研究与智库建设、显性智库与隐性智库、自主研究与指令性研究、“坐下来”与“走起来”、专职队伍与兼职队伍、学习与产出、高调定位与低调定位、守正和创新等八大方面发挥优势,补足短板,做好外大智库建设工作。江立云对我校4家CTTI来源智库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我校智库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建议分别从营机制、抓重点、接天线、构框架、强实践、育人才、强成果、建通道、重转化、扩影响、有作为等11个方面进一步整合研究领域,提升智库建设质量。我校科研处处长刘宏伟,CTTI来源智库代表、“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冯雷鸣,东北亚研究中心田庆立,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朵宸颉,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华云鹏,分别从智库建设的基本情况、科学研究、咨政建言以及建设瓶颈、工作设想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 社科联智库工作部二级调研员宁厚圃、四级调研员沈丽妹,我校科研处以及
  • 2021-05-18
    5月17日,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我校副校长余江教授受聘第一届(2021-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并任新闻出版行业分就指委副主任委员,受邀参加成立大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是由教育部组建,指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专家组织,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和质量,开展政策咨询、岗位拓展、就业指导、评估监督等工作,由来自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的专家组成。第一届全国就指委委员共计1117人,分为19个分行业就指委。余江受聘全国就指委委员和行业分就指委副主任委员,将有力促进我校与全国高校的沟通交流,也将有效推动我校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及相关专业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影响力。
  • 2021-05-18
    5月13日下午,我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征求意见会(高层次人才代表、学科带头人代表、学术委员会代表及科研机构负责人代表专场)在逸夫教学楼莎翁厅召开。校党委书记殷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副校长余江、李迎迎,相关专项规划牵头部门负责人、高层次人才代表、学科带头人代表、学术委员会代表及科研机构负责人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余江主持。殷奇指出,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的一项重点工作,规划编制过程也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编制重要指示和关于高等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始终秉持“开门办规划”理念,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突出“高质量”发展目标,始终贯彻一个“好”字,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始终秉持“实事求是”原则,立足自身发展现状与办学特色,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破难题、提能力。殷奇强调,长期以来,校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工作,师资队伍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高层次人才队伍、学科带头人队伍和科研
  • 2021-05-18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5月16日晚,我校组织统战人员赴天津大剧院观看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交响合唱音乐会。校党委书记殷奇出席活动,我校民主党派、知联会、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教职工代表和部分二级党组织书记、统战委员近50人,在荡气回肠的旋律中重温峥嵘岁月,集体接受革命历史教育。 《东方红》《长征》《游击队之歌》《南泥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首首耳熟能详、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红色经典歌曲通过艺术家们激情洋溢的演绎,令人心潮澎湃,回顾了党的创建与一步个一脚印的光荣历程,还原了党诞生之初到如今翻天覆地变化的峥嵘岁月,为大家献上了一场充满艺术氛围的党史教育。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大家起立高唱《我的祖国》,旋律响彻全场,将音乐会的情绪推向高潮。一段段震撼心灵、难以忘怀的革命金曲,让大家深刻体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伟大历程。同志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倍受感动和鼓舞,将把爱国之情、
  • 2021-05-18
    为做好我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5月14日下午,我校召开非通用语专业建设座谈会。校长陈法春、副校长余江出席会议,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相关专业负责人和教务处人员参会。陈法春对近年来我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在非通用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逐步实现了专业教材“从0到1”的突破,取得了一系列专业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毕业生,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提供非通用语种人才保障贡献了天外力量。我校非通用语专业负责人分别从师资配备、教材建设、教研成果、交流进修、招生就业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专业建设基本情况,并就专业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为建好做强我校非通用语专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与会领导对非通用语专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给予了积极回应。针对非通用语种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所面临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学校将采取不同方式,给予更多支持政策,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为教师打造一个更加良性的发展平台。同时借鉴、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做法,不断创新非通用语种人才
  • 2021-05-18
    5月15日,由市教委主办、我校承办的“天津市2021年中文国际教育师资(基础教育)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副校长程国毅、市教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王俊艳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程国毅代表学校对培训班顺利开班表示祝贺,对市教委长期给予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与办学特色,回顾了学校发挥外语优势、助力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他表示,学校会全力支持并办好本次培训,为我市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以及孔子学院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王俊艳在讲话中感谢学校对本次培训班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她介绍了市教委承办的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概况以及外派汉语教师远赴海外、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奉献精神,希望所有参训教师严格遵守培训规定、认真参加课程学习,努力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为我市教育系统国际合作与交流事业贡献力量。开班仪式上,来自天津中学的徐莹老师代表全体参训学员发言。她表示,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明确学习使命,牢记奋斗初心,竭尽全力,踏实学习,努力成为一名跨越国界、放眼世界的文化交流使者。市教委自2014年开始设立“天津市中文国际教育师资培养计划”,已面向全市中小学和大学教师进行了四期
  • 2021-05-18
    【作者简介】郑妍妍,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全球化与劳动力市场。【成果简介】论文《竞争抑制了性别雇佣偏见?》发表于期刊《人口与经济》,ISSN:1000-4149,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文章刊发在2020年第4期。【成果摘要】性别就业不平等是世界各国和地区致力解决的难题之一。基于微观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估计了企业的性别雇佣偏见,并分析了行业内竞争对中国工业企业性别雇佣偏见的影响。研究表明,行业内竞争显著提高了企业对女性的雇佣偏好,竞争程度每增加1%,企业的女性雇佣偏好将平均增加0.25%。在考虑了可能存在的抽样偏倚和竞争的其他测算方法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显示,并非所有女性群体都能从竞争中获益。在女性对男性替代程度较高的企业或群体中,竞争将显著提高企业的女性就业比例;否则,竞争抑制性别雇佣歧视的效应将被削弱甚至反而扩大性别就业差距。以上结论表明,继续深化市场体制改革、降低女性实际雇佣成本、提高女性技能水平将能提高女性雇佣比例,有效改善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就业不平等。
  • 2021-05-18
    近日,《求贤》杂志2021年2月刊发表文章《贯彻国家战略?支持西部开发 ?促进区域发展 ?锻炼青年人才 第20批天津市“博士服务团”凯旋》,报道中组部、团中央第20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我校国际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李名梁事迹。据悉,《求贤》杂志是天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由天津日报主管主办的人才类杂志。作为天津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人才媒体平台,《求贤》也是天津唯一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才类刊物。2020年,我校首次成为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的选派单位。经上报市教育两委和市委、中组部同意,我校国际商学院李名梁教授成为中组部、团中央第20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担任伊犁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法学分院副院长,支援新疆高校建设。因在任期间表现良好,成绩突出,现已留任中组部、团中央第21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全文转载如下:贯彻国家战略?支持西部开发 ?促进区域发展 ?锻炼青年人才第20批天津市“博士服务团”凯旋选派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到西部地区服务锻炼,是中央组织部和共青团中央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支持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培养锻炼青年人才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从 200
  • 2021-05-18
    按照教育部、市教委《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级和市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启动了第二批国家级和市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通过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系列讲座,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助力教师一流本科课程申报。5月13日下午,我校召开“第二批一流课程申报系列讲座(第三场)------智慧树线下专场”,邀请智慧树平台课程服务团队,围绕一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与教师进行分享交流。智慧树平台课程总监魏秀东以“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一流课程的打造与实践”为题,从一流课程申报政策解读、申报书的撰写、佐证材料的准备、一流课程说课和课堂实录技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智慧树课程顾问王莹莹以“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为主题,对慕课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课程设计原则、课程开发计划、课程内容架构、学时分配与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为我校即将启动的第四批慕课课程团队提供了有益参考。据悉, 4月28日,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指南”线上讲座;5月8日,组织教师参加超星学银在线平台“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通知解读及申报指南”线上讲座。通过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系列讲座,为一流课程建设搭建平台,推
  • 2021-05-16
    河西区人民武装部政委邢勇一行对我校征兵工作站检查指导河西区人民武装部政委邢勇为我校师生作征兵动员讲话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讲话与会领导为获奖单位颁发奖牌与会领导为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征兵工作咨询活动现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表彰征兵工作先进典型,激发天外学子参军爱国热情,推动征兵工作常态化、高质量发展,5月14日下午,我校在马场道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召开征兵工作总结表彰会暨2021年大学生预征工作动员会。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河西区人民武装部政委邢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邢勇为我校师生作征兵动员讲话。他代表河西区兵役机关和河西区人民武装部感谢我校对征兵工作做出的贡献,对学校党管武装工作的做法给予肯定。他勉励广大青年学子要永葆家国情怀、永葆蓬勃朝气、永葆价值追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把青春梦融入强兵梦,珍惜韶华,争做祖国建设的栋梁,为强军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胡志刚代表学校党委对河西区人民武装部长期以来对我校的支持与指导表示感谢。他指出,高等学校已经成为兵员征集的主阵地,大学生应征入伍比例逐年提升,部队到高校选兵员、向教育要人才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学子进入